發展局:城中學舍計劃多方面拆牆鬆綁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發表網誌,指為落實《施政報告》中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策略,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做好配套及增加容量。因此,發展局與教育局在今年7月21日推出「城中學舍計劃」,在多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把現有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
發展局項目辦總監周文康於網誌中介紹具體便利措施,包括規劃程序方面,城規會已擴闊城規制度下「酒店」用途的定義,涵蓋計劃下合資格的學生宿舍,故把這些商廈改裝成學生宿舍,事前毋須進行任何規劃程序。另外,在建築物制度方面,計劃下改裝而成的學生宿舍,在計算地積比率及上蓋面積時,將被視為非住用樓宇,換言之,「酒店」或商廈原有總樓面面積可獲保留。
周文康表示,為確保經改裝宿舍的宜居性,當局要求學生宿舍必須符合一向適用於住用建築物的天然照明與通風標準,規定與持牌酒店基本上相同;土地行政方面,大部分列明作非工業用途的地契,可在毋須改契或補地價的情况下作學生宿舍之用。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在制定計劃的細節時,已考慮業界和院校實際運作,盡量提供彈性,例如申請人可以是私人發展商、是院校,又或兩者合作共同作出申請。而且計劃並無就宿舍的營運模式作硬性規定,計劃下的宿舍可以選擇自行在市場上招收宿生,或靈活與不同的專上院校合作。
施俊輝亦提到,計劃設有合適框架,保障宿生的利益,並確保宿舍合規營辦。例如,計劃下的學生宿舍,只可租予修讀指定合資格專上院校的全日制學生入住,以及合資格院校有關的人員,惟後者不可多於宿位的10%;營辦商亦須為學生保持安全且合宜的居住環境。
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以其大學正籌備由酒店改裝為學生宿舍的MU88為例,指出政策容許他們將原來酒店一個約6000平方呎的停車場及3000平方呎的後勤辦公室,改裝為學生活動空間,如自修室或健身室等,可善用空間,對營運宿舍有莫大幫助。
